赤水河连接云贵川三省,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厚重。2021年7月1日,《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在云贵川三省同步施行,保护赤水河自此实现“分河而治”到“共同立法”的联动保护。
(相关资料图)
今年7月1日,是《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两周年,联动保护对赤水河流域起到了什么作用?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赤水奔腾,蜿蜒向东。
赤水河起源云南省,经贵州省,在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其中,古蔺段全长116公里,流域面积3160平方公里。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古蔺段重任在肩。
近年来,古蔺县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从“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看待赤水河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写好守护一江碧水的“生态答卷”。
鱼悦,“竭泽而渔”到“鱼翔浅底”的转变
盛夏,草木葳蕤,蜿蜒而过的赤水河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萦绕在山谷,碧色的河面不时有鱼儿在扑腾跳跃,如同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奏响了一曲又一曲赤水河保护之声。
曾经,捕鱼人对赤水河内的鱼群进行扫荡式捕捞——拖网电鱼;如今,在家里听见鱼群在河里跳来跳去的声音,儿时与鱼追逐的喜悦又回来了。作为一名从小在赤水河游泳长大的古蔺县太平镇群众,张赞是这条河流发生巨大变化的见证者。
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面对第一块要啃的“硬骨头”就是小水电站整治。曾经,古蔺县赤水河流域的小水电站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工业用电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拦河坝物理阻断洄游通道压缩水生生物生存空间、支流电站梯级开发影响干流水文情势。资料显示,2021年,赤水河流域(古蔺)小水电站共有 67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长征电站,于1981年12月投产发电。“长征电站拆除时,部分群众还是觉得可惜,但经过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权衡,乡亲们也能够理解,并予以支持。”古蔺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韩先毅说。截至目前,赤水河流域(古蔺)小水电站共拆除58座,进行生态恢复70亩,河道清淤20余万立方米,投入400余万元,新建提饮水工程8处,有效保障群众生活和灌溉用水。
今年,古蔺县农业农村局也传来了好消息:在鱼类监测过程中发现,赤水河全流域的鱼类资源种类从150多种增加到了169种,古蔺段鱼类资源从67种增加到了95种。“从鱼类资源蕴藏量方面来看,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十分可喜。”古蔺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专业农技推广研究员代元兴补充说。碧波之下,青石之上,鱼群巡游。一度被担心“竭泽而渔”的赤水河,又逐步恢复到了“鱼翔浅底”的人与鱼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在人大代表张程看来,赤水河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一直坚持下去,“作为人大代表,我将认真履好职,督促执法部门,切实保护好我们赤水河的鱼类和环境。”
水清,坚定“不让一滴污水流进赤水河”的环保理念
“往前走吖,哟喂咿呀呀哟……”赤水河畔,一段段悠扬的船工号子在回荡。
河岸上,高声哼唱这段号子的,正是生长在赤水河畔,有着77岁高龄的胡敬华老人。胡敬华对赤水河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情,当年,十几岁的他在赤水河当纤夫拉船,并学会了唱船工号子,而后看到赤水河受到污染后,让他非常心痛。“心痛”变“欣喜”,在“不让一滴污水流进赤水河”环保理念的指引下,古蔺县拿出治理“硬”措施,不断提升污水和固体垃圾的处理能力,为河水再现“清澈见底”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27日,在永乐酱酒集中生产区污水处理厂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铆足干劲,加紧调试设备,现场一派忙碌景象。“预计一期项目投入使用后,处理量将达到2000立方米每天,可满足园区6家酒企酿造废水处理需求。”永乐酱酒集中生产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员梁永表示。古蔺是酱酒之乡,近年来深入实施“酒业强县”战略,仅去年一年就新增持证酒企58家。为解决污水难题,古蔺现已建、在建酱酒酿造园区污水处理厂5个,处理能力约14000立方米/天,可满足21万千升酱酒生产需求,拟建酱酒酿造园区污水处理厂4个,处理能力约15000立方米/天,全面建成后可满足43.7万千升酱酒生产需求。
除了加大污水处理的力度之外,为了不让生活垃圾污染赤水河流域,古蔺县一方面加大垃圾的收集,每年投入到赤水河保护工作3000余人次,减少垃圾200余吨,推动赤水河保护成为全民意识。另一方面,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的去处,投资4.27亿元建设了古叙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处理古蔺、叙永等地垃圾21.9万吨,年发电量9972万kwh。根据泸州川能环保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飞介绍,“所有的垃圾运到我们这里来处置以后,能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效果,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将垃圾“变废为宝”,“标”“本”兼治解决垃圾污染问题。
如今,“不让一滴污水流进赤水河”不是一句口号,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2022年以来,赤水河四川段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流域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明显修复,已然成为长江上游靓丽的生态名片。
民富,让一方水土能养育一方人
6月下旬,高粱陆续进入扬花期,在山谷风的吹拂下,花絮纷纷扬扬,农户们沉浸其中盼着好收成。
“这一片如今都种上了高粱,长势还行,今年预计又会大丰收。”陈小玲满心喜悦。这里是石屏镇磺厂,陈小玲是土生土长的磺厂人,这片土地上的变化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目光转向高粱地旁边的灌溉渠,陈小玲感叹道,原来这个水又黄又刺鼻,现在经过环保治理,水越来越清亮,可以用来浇灌庄稼,变化真的太大了。
20世纪50年代,石屏镇就开始开采硫铁矿,土法炼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磺厂成为古蔺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石屏镇也曾撑起古蔺财政收入“半边天”,也为四川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由此产生的水污染直接影响到了赤水河水质,整治势在必行。
近年来,古蔺县累计投入5200万元,有效整治炼磺区废弃渣堆5个。复垦土壤3000余亩,种植高粱2000亩,中药材1000亩。层层梯田取代了曾经污水横流的废矿堆,大地面貌焕然一新。磺厂群众俞国义也是生态治理的受益者,在他看来,土地治理了,环境变好了,耕种条件越来越好了,因地制宜种植的十多亩高粱,每年纯收入有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赤水河两岸,到处是绿意盎然的富民产业。得益于赤水河上游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古蔺县特别适宜甜橙生长,赤水河畔长大的马蹄镇陈彪看准了这一商机,回到家乡发展起了80亩甜橙产业。“以前这一片都是荒坡,一下大雨泥土就冲到了赤水河里,后来种上了甜橙,密匝的根系抓住了泥土,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陈彪说。
和陈彪一样回到赤水河边发展种植产业的还有很多,古蔺县充分发挥赤水河流域中国柑橘最适宜发展区的优势,在沿赤水河、盐井河、古蔺河海拔700米以下适宜区域发展甜橙20.7万亩,赤水河甜橙成为了古蔺的又一张闪亮名片,一条河、一个产业带动农旅、文旅的齐发展。曾经因为破坏了环境,磺厂“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而现在赤水河沿岸“荒山变果园”,同样一方水土,环境变好了生活也会变得更好。古蔺用实践证明,推进赤水河生态保护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真正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
长治,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
“赤水河流长又长,人们生活好地方,又饮用来又灌溉,鱼儿翻滚喜洋洋啰……”白浪翻卷,青石嶙峋,在带领记者沿桂花河寻找“禁毒鱼虾”古迹的竹林小道间,黄荆镇汉溪村一组村民夏国富扯嗓高唱,将悠扬的歌声传递山间,唱出了代代相传的环保观念,唱响了老乡们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
古蔺县黄荆镇桂花河,是赤水河的支流之一,曾经这里是茶盐古道的一部分,村民夏国富唱的山歌世代流传,这条古老的驿道沿着河流可以一直到达云南、贵州。除了便捷了物流,更是将生态环保的理念传递到四面八方,世代传承。“小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就告诉我们不要把河里的鱼毒死了,不能吃撑我们一代人,让后人戳我们的脊梁骨。”夏国富言语坚定。
目前,在古蔺县境内发现“禁毒鱼虾”的古迹有三处,有力证明了保护赤水河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徐挺是古蔺小有名气的文史爱好者,热衷于研究古蔺的文化历史,说到保护赤水河非常激动。“有迹可查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这种发现很难得,所以我们在宣传赤水河保护时候,这些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后来看到颁布施行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我们发动大家一起来开展环保行动就更有劲了。”徐挺表示。
实际上,保护好生态环境已逐渐成为蔺州儿女刻入基因的一种习惯。在古蔺,有很多围绕赤水河保护交流的QQ群和微信群,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古蔺环保交流微信,群里有学校老师、学生、政府部门人员、商户、村民和市民等。建群的宗旨就是“宣传环保、共建家园”,群里面大家时常交流,并积极投身环保宣传等工作,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高级工程师赵中国就是这个群里的骨干成员之一。“保护赤水河往小里说是保护我们的‘小家’,往大里说是保护‘长江’,是保护我们的‘大家’。我们都觉得很有意义,也会把这项公益行动坚持下去。”赵中国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古蔺已发展赤水河环境保护志愿者1000余人。两年来,先后投入12.2亿元用于赤水河环境保护,全面落实了河长制,共计开展巡河10431次,近三年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0起。
赤水河环境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古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洪跃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河湖长制、项目资金攻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监督力度,守护好一江清水出川。”未来,88万古蔺革命老区人民将以更实的举措,更足的干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走深走实。
来源:泸州日报 汪邦坤 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