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羡慕张子枫的眼神,让我看到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亏欠
文 | 米粒妈
前阵子,米粒妈偶然看到一个郝蕾的采访,心里很不是滋味。
15岁凭借天赋受到演艺圈关注的郝蕾,也算是年少成名。
(资料图)
一直以来,围绕着她的都是封神式演技、话剧女王这样的标签,但谁知道已过不惑之年的她,也会露出小女孩一般渴望的眼神,还是对着自己的后辈张子枫。
郝蕾在采访中回忆和子枫一起拍摄《盛夏未来》的日子,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欣羡:
“我好羡慕她,因为她妈妈一直在她旁边,我是谁都没有。”
郝L15岁离家,一个人拖着笨重的行李赶火车,连硬座都没得坐,就跨在自己的行李上摇摇晃晃地赶路。
那个年代通讯不便,没有呼机,一个人一走就仿佛成了无根浮萍。
可她自己那时不觉得苦,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有种隐痛。
因为她从小就被父母当成“假小子”养大,被要求独立、坚强,还得能扛事儿。
于是同龄人都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郝蕾就知道,凡事都要靠自己,别指望家里人会伸出援手。
她说,至今为止对她伤害最深的一件事,是第二次离婚后很伤心,第一次跟父亲示弱说想要一个拥抱。
父亲却教育她:“拥抱有什么用?”
这句话像是一根刺,扎得她当场泪如雨下,时至今日仍无法释怀。
看到这,米粒妈觉得心酸,因为我知道,被这根刺扎伤的远不止郝L一人。
被迫懂事,是一种残忍
如果问父母,希不希望孩子懂事一点?
想必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应一句:那当然。
可有时候,家长眼里的懂事,会伤害孩子的天性。
一位在奶茶店打工的网友,遇见过一对性格迥异的母子。
妈妈性格泼辣,孩子则站在一边安安静静。
点单的时候,妈妈的阵仗把网友吓了一跳。
她冲着孩子大吼道:“你要喝什么?和人家说!快选啊!不是你要喝的……”
这一刻网友明白了,孩子的安静不是乖巧,是怯懦。
在妈妈的逼问下,他立马选了最便宜的一款,问他要大杯还是中杯,他不敢吱声,只是小心翼翼觑了妈妈一眼。
妈妈这才不耐烦地说:“中杯吧。”
这个画面让网友心里翻江倒海,因为她发现,这和自己幼年的经历何等相似。
她本以为随着时间过去,父母学会改变,她已经自愈了,可在这一秒她却悲哀地发现,自己还停留在原地。
于是她转身,拿起大杯饮料递给小朋友,也递给曾经的自己——
“大杯吧,今天做活动哦~”
可惜,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自愈,我们更需要的是父母及时的反思与改进。
曾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接到过一个母亲的咨询,母亲发现,女儿在幼儿园里表现出了不符合年龄的懂事,近乎讨好。
第一次使用幼儿园的蹲坑时,女儿不小心湿了裤子。
老师教会之后,她每次上完厕所都会跟老师说:“老师,今天我没有弄湿裤子。”
午休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让老师拍一拍、哄一哄,但这个小姑娘却总是说:
“老师,你很辛苦的,很累的,你不用拍我了。”
可老师分明看到,孩子说着“不用拍”,眼里却是殷殷的期待。
于是她告诉妈妈:“我从教二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不哭也不闹,这么会看脸色。小小年纪太辛苦了,对今后成长可能不利。”
妈妈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女儿和自己的脾气很像,隐忍卑怯,习惯顺从。
而追根溯源,大概是因为她们娘俩,是被同一人带大的——孩子的外婆。
外婆脾气很大,说一不二,管教严厉。
她养出了一个不敢反抗的女儿,又用强势的教育把隔代的外孙女也变得这样唯唯诺诺。
面对这样的成因,心理学家给出了直接的方案:带孩子远离外婆。
她说:“若你想保护女儿,首先要学会反抗母亲。”
早熟,伴随着厄运
上一个案例中的儿童心理学家这样评价那个过分懂事的小女孩——
“你的孩子在本该率真自我的童年时期,就被迫放弃成为自己,她生命的能量无法用于正常成长,过多地消耗在了应付他人上。
这种痛苦极为深刻,可能会成为携带一生的厄运和诅咒。”
早熟,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不幸,更代表着父母的失职。
这让我想起了米粒姥姥,她一岁时被送到姥姥姥爷家,直到高中才接回家。
她本来是高级工程师家里的独女,去了姥姥家,却成了没人在意的孩子。弟弟(我表舅)妹妹(我表姨)一个个聪明绝顶、伶俐可爱,唯独她普普通通,被遗忘在角落里。
她知道姥姥爱吃饼芯,因为牙齿不好咬不动皮,就谎说自己就爱吃饼皮。结果全家人个个都把饼皮撕下来给她吃。
付出太多,自己的需求就会被别人忽视。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更是如此。
央视热播剧《大考》中的田雯雯,就是一个早熟的孩子。
她是家里的大女儿,因为父母精力有限,外出做生意的时候只带了妹妹走,留下她被奶奶带大。
因为奶奶年迈,雯雯很早就学着自律、懂事、独立,从不让人操心。
哪怕在升学压力巨大的高三,她也没喊过一声苦。
奶奶去世后,老房子就剩下她一个人。
下晚自习路上,雯雯看见一个尾随的黑影就被吓得面色惨白,可下一秒接到妈妈的电话,却满口“没事”、“放心”。
通话另一端,城里的父母正在和妹妹享受亲密的亲子时光。
习惯了被放弃,习惯了一个人,田雯雯不再对父母有任何期待。
疫情时发烧宁可求助老师,也不愿意给正在隔离的父母添一点麻烦。
这十多年来,她总是这样自我安慰:
我爸妈要挣钱,没办法,如果没钱的话,生活可能会更糟糕。
日子久了,连父母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大女儿就是天性懂事,就是体谅父母,能承担更多压力。
于是爸爸确诊新冠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大女儿,还让她一定要瞒住妈妈,别让她担心。
“你从小啊,就独立、坚强……爸爸信你是靠得住的。”
父亲好像忘了,大女儿还在读高三,是分一点心都可能影响一生的关键时刻啊。
可雯雯没想到,裹上冷硬的外壳,不再向父母袒露脆弱的自己,会遭到妈妈这样的质问——
“为什么你这么独?”
那一刻,她积攒在心里多年的委屈一下子泄了洪,声泪俱下,每一句都是对父母失职的拷问——
“你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能力把我带在身边,留下我和奶奶相依为命,一年施舍似地就回来看我那么两三次,现在奶奶也走了,我能不独吗?
我不是独立的独,是孤独的独。
你们知道我最难受的是什么时候吗?是你们有了妹妹,条件好了,可以把她带在身边了。
凭什么我过得这么苦她过得这么甜啊?投石问路,我是趟路石,抛砖引玉,我就是那块砖?”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那懂事的孩子,就活该忍受痛苦吗?
不是的。挨透了冻的人,只要多给一点温暖,就能融化他。
孩子求助,是父母的福气
米粒妈以前也总以为懂事的孩子是来报恩的,现在却越来越明白,孩子会求助,才是父母的福气。
综艺《哈哈哈哈哈》录制过程中,保留了与节目内容全然无关的一幕,却打动了无数观众。
旅行团一行人坐在车上,前国足运动员“范大将军”范志毅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女儿打来的。
一接通,对面的女儿就委屈大哭起来,问清原委,原来是她和男朋友吵架,男朋友被球队召回集训,现在自己被落在山里回不去了。
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哪有“回不去”一说?
可二十多岁的女儿在受了委屈后,第一时间还是跟爸爸打电话撒娇卖惨。
因为她清楚,在爸爸这里,她永远有任性的特权。
果然,范志毅听到之后非但没有一点不耐烦,还一边哄着女儿跟一众明星们打招呼,一边安抚她的小情绪。
最后很靠谱地给出解决方案——原地呆着,老爸这就找人去接你回家。
这样的亲密的父女关系,让很多网友都看红了眼,有人感叹:
“女儿不管多大,都是父母的小女孩。”
孩子的求助,是信任,是依赖,是父母经年累月的爱滋养出来的底气。
前几天,米粒妈最近的下饭综艺《爸爸当家2》收官了。
回想这一季的感人片段,米粒妈清晰地记得独属于况家的浪漫。
爸爸况盛是手工达人,从第一期开始就给母女俩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惊喜,但最让米粒妈泪目的,是他给女儿况三喜做到成长记录网站。
网站里收藏着很多三喜的成长碎片,更藏着况爸想跟女儿说的话。
他说:
希望我的孩子在闯祸后,第一反应不是:“完蛋了,爸爸肯定要揍我了。”
而是:“我需要爸爸的帮助。”
希望我的孩子在考砸后,第一反应不是:“死定了,家长会我要怎么办。”
而是:“好想回家让爸爸带我找个地方露营聊聊天。”
希望我的孩子在失恋后,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躲在在被窝里面哭泣。”
而是:“爸!你能陪我喝喝酒吗?”
这话不是嘴上说着好听,观众们都看得到,节目里,况盛为了变成女儿的知心老爸,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和三喜拉近关系的机会。
最后,米粒妈送给大家一段毕淑敏写在《教养的关系花园》中的话:
“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惟命是从;
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
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
这大概就是处理家庭亲密关系的密码。
作为父母,米粒妈真心希望孩子能活泼泼、乐陶陶地成长,他们需要拥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却不必过早地学会委曲求全。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