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详情
6月主汛期将至,防汛抗台进入决战期,昨天浙江办了一场硬核演练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3-05-24 05:59:54

6月主汛期将至,全省防汛抗台进入决战时期。5月23日,2023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演练在绍兴市上虞区震撼上演。

演练由浙江省水利厅、绍兴市人民政府、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省、市、县共有200余人现场观摩。


(资料图片)

本次演练模拟杭州亚运会期间,受强台风“玉兔”影响,钱塘江、甬江等流域普降暴雨,“风雨潮”三碰头导致曹娥江、姚江、绍兴平原等多个河网监测站点超保,曹娥江干流防洪形势严峻。

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依托“浙里九龙联动治水”等数字化平台,开展水雨情监测预报、山洪灾害防御、流域洪水预报调度、水利工程一体化调度、堤防险情应急处置等5个科目实战化演练。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烨兴说,演练就是考验全省水利队伍在防汛防台等重大自然灾害面的水文监测、水工程调度、排涝、除险、抢险等方面应急反应能力,提高水利队伍履职本领。

演练任务一:“组合拳”保障绍兴平原亚运场馆安全

绍兴市共有5个亚运场馆,承担篮球等5个项目比赛,是除了杭州外承办亚运赛事最多的城市。随着省水利厅启动水旱灾害防御(防台)应急响应,如何保障绍兴在内的绍兴平原的防洪安全,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考验。

这边,防洪调度组成员积极调度绍兴平原河网预泄预排,为迎接台风带来的洪水腾出“容量”。其中,曹娥江大闸打开闸门全力腾洪;以汤浦、长诏、钦寸等为核心的大中型水库开始预泄调度,并确保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

水文预报组的成员们连续作战,滚动播报最新预测预报成果:“根据气象预报,姚江流域未来48小时仍有200毫米降雨,姚江干流余姚城区段预计将发生超历史高水位。”

面对余姚城区可能面临的洪水威胁,水利部门聚焦“降多少雨、涨多少水、风险在哪里、该如何调度、风险如何管控”等关键环节,借助数字孪生曹娥江流域防洪应用,综合采取“拦、分、蓄、滞、排”等措施,“十指连弹”开启宁波、绍兴、舟山等地跨流域调度。

上拦,即曹娥江上游大中型水库群拦洪调度削峰,关闭通明闸,开启上虞枢纽泵站排水,减少洪水给下游的压力。中分,即根据水位预报和干流调度方案,积极做好大浸畈滞洪区分洪准备,必要时开启猫山闸进行分洪。下排,即开启姚江西排强排涝水,累计减少向姚江下游排水量4700至5700万立方米,相当于排走了4个西湖的水量。

这套“组合拳”施展后,显著提高上虞区四十里河沿岸防洪排涝能力,减轻姚江干流及余姚城区防洪压力。

演练任务二:山洪灾害高风险区人员大转移

台风往往带来洪水、山洪等次生灾害。基于此,本次演练“山洪防御”副线与响应部署、防洪调度主线并行开展。

上午8时许,收到省水文管理中心发布的山洪灾害预警后,上虞区水利局通过“山洪灾害四预平台”查看实时水雨情和未来24小时气象预报,发布乡镇山洪灾害橙色预警信息,并拨通了一个个电话。

“你好,我是区水利局值班室,我们已通过平台向陈溪乡塔溪村和洪溪村等山洪责任人发送山洪灾害橙色预警,请你们加强值班值守督促责任人到岗到位,做好相关工作。”

话音落下,乡、村两级山洪灾害防御负责人接过预警“接力棒”,通过电话、上门、警报器、村委大喇叭等“轮番轰炸”,通知到户。

13时,上虞区南部山区持续性大暴雨,山洪灾害风险等级陡增。区水利局与气象部门会商后,通过“山洪灾害四预平台”对山洪灾害进行预演、研判,再次向区防指报送山洪风险预警提示单,建议山洪危险区人员做好“立即转移”或“准备转移”工作。

准备转移、立即转移……随着暴雨加剧,一个个转移指令下发、一名名危险区群众有序转移。在塔溪村,94名危险区内的群众完成转移短短2个小时后,山洪暴发,电信通讯一度中断。通过卫星电话接到塔溪村支援请求后,省水利厅第一时间调派省防汛技术中心卫星通讯系统主人制团队携带装备立即赶往现场,演练继续……

演练任务三:堤防加固加高和抢险

随着流域超标准洪水持续影响,上虞区水利局组织技术专家组奔赴曹娥江干流沿线,提前为堤防薄弱环节“把脉问诊”。

在曹娥江城防二期工商银行段堤防现场,只见抢险队伍正在两根立柱之间一层一层组装移动防洪墙挡板。这些银白色的铝合金板看似普通,但具有重量轻、硬度强、双向止水等特点。短短3分钟内,一道高达1.5米、长64米的防洪墙便拔地而起,有效解决现有堤防防洪高度不足的问题。

“值班室,我是水利工程管理所马炯,今天早上8点左右,曹娥江城防二期保险公司段堤防巡查时发现背水坡堤脚附近出现严重渗水现象,请水利局提供技术支持。”

上虞区水利局第一时间派遣专家和抢险队伍赶赴现场,研究决定用板式围井进行抢险。几名抢险队员以管涌孔口为中心确定围井安装位置,开挖沟槽,将围板置于沟槽内连接好,将PVC防水帆布袋放入围井中,中心进水口对准管涌点,铺土工布和反滤盘,并插入土中。

在大家合力下,板式围井搭建完成,将管涌流出的水被围在围井内,暂时控制了管涌险情。然而,按照“抢小抢早”的原则,抢险队员们的任务还在继续。他们50米一组,不间断开展堤防巡查检查,建起最坚固的“人工防线”。

水患灾害防御用上高科技

演练期间,主办方同步组织了水旱灾害防御新装备(技术)展示,现场展出水利抢险领域最前沿装备和技术,涉及监测预警、隐患探测、险情勘察、工程抢险、抢险排水、抢险照明等8大类共80余种装备(技术)。

比如,汛期江河过去是人工巡查,现在可以由更高效精准的防水飞行器替代。如果发现积水,大流量移动式排涝泵出马,设备运到哪里,排哪里。

如果有人在洪水中遇险,水上救援机器人与救援人员配合,可入水发挥主力救援功能,如果是冬季寒潮期间,机器人还会自动加热,为生命体重微弱人员蓄能。

城乡发生洪水内涝,积水1米以上,道路不通怎么办?水陆两用特种车辆就有了用武之地,整车涉水后可当船开,水上速度有约40公里/小时,这种特种车辆售价基本在二三十万之间,但它无法上牌,平时是不能上路开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