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详情
护“心”有道!中医教你如何防猝死

郑州新闻广播   2023-06-13 21:19:58

6月13日,郑州市中医院EICU负责人、副主任中医师丁志欣做客《医生说》节目,为您详细解读“预防猝死 学会急救”等相关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预防猝死 学会急救

什么是猝死?

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射血,造成循环停止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包括意识丧失、晕厥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根据其机制可分为4种情况: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静止和电机械分离,前2种被称为“可复律”心脏骤停。

在我国,心脏骤停发生率约 40.7/10 万 ,相当于大约每1分钟就有人因为心跳骤停而突然倒下,总体复苏成功率只有 4%,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出院生存率更是仅有1%。

所以我国定于每年的6月1日-6月7日为“中国心肺复苏周”。当心脏停止3秒钟,身体会出现黑朦;停止5-10秒,会出现意识丧失,突然倒地晕厥;停止15-30秒,会出现全身抽搐;停止45秒,会出现瞳孔散大;心脏停止约1分钟,患者呼吸将逐渐停止;停止6分钟时,患者将出现不可逆的脑细胞死亡。如心跳骤停1分钟内立刻给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90%;如心跳骤停2分钟,成功率降至60%;4分钟时降至40%;8分钟时仅为20%;如心跳骤停达10分钟或以上,抢救成功率将趋近于零。心跳骤停的抢救黄金时间约为4分钟。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10%。

心脏骤停的原因?

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CPR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将出现心脏骤停可逆性的病因总结为:5H和5T。5H为低氧、低血容量、酸中毒、高钾或低钾血症、低体温;5T是指心肌梗死、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中毒。在心肺复苏成功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心脏骤停的院外急救

1.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立即患者平放至硬平面上(如硬床或地面上),施救者位于患者身体右侧,在患者两侧耳边大声呼唤,若没有意识,呼救并请周围人拨打急救电话。

2.接着用脸颊置于患者鼻前感受是否有气流,及平视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同时用食指中指在喉结旁触摸颈动脉搏动。确定无自主呼吸、脉搏。

3.立即行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两手重叠,一手掌根放在所定位置,五指翘起,另一只手置于其上紧扣,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力按压,按压与放松比例1:1,放松充分且手不离体。

4.人工呼吸。按压/通气比例30:2。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若施救者未经人工呼吸训练,或无法人工呼吸,可仅做胸部按压。

持续胸外按压,可交替换人,中断按压不超过10秒,每2分钟评估复苏效果,等待急救医生到来。复苏成功标志:患者颈动脉动脉搏动出现;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紫绀减退;血压值恢复。

心脏骤停的预防

心脏骤停的发生与基础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1.筛查

对已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要加强管理,全面评价病情,并密切监测,定期行心电图、24 h心电图监测(Holter),发现有室性心律失常及早处理,并告知患者如有黑朦、晕厥先兆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2.预防

加强对各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管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积极治疗已有基础疾病,如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纠正心功能不全;维持正常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用指南推荐的针对心肌梗死、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的二级预防药物;当发现室性心律失常时,及时评价是否有安装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指征。

中医药的优势

心脏骤停属于猝死范畴,多为本体虚衰,邪实内阻,气机逆乱,心气不通,窍闭神匿。

在心肺复苏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治疗中,中医药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控制体温、抗炎、促醒、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结一下,心脏骤停,重在预防,早起识别并心肺复苏很重要。

文字:程鹰

编辑:佳泽

统筹:岳翔、李昌虎

相关资讯